霍山縣太陽鄉嘗試資產收益型扶貧方式
建好電站好分紅
記者近日來到霍山縣太陽鄉觀音巖,看見當地的水電站施工現場一片忙碌。即將建成的觀音巖水電站,將成為太陽鄉5個貧困村脫貧的重要支撐。
“我們鄉地處深山區,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51戶1320人,大多因病、因災致貧,家中缺乏勞動力。產業扶貧,一無資金、二無勞力、三無技術。 ”太陽鄉鄉長饒猛告訴記者。
2016年,該鄉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總投資達6000萬元的水電站項目,裝機容量達1萬千瓦。在鄉政府的統一運作下,5個貧困村均成立了村級農業公司,按照“政府+企業+貧困戶”三方合作模式,鼓勵貧困村、貧困戶以集體土地、林地、水域等資源要素參股開發水電站、服務區等收益較好的優質項目。獲得的分紅,用于壯大村集體經濟和補助貧困戶。
太陽鄉一方面利用財政下撥的扶貧專項資金,集中入股水電站項目;水電站從當年收益中按鄉鎮投入資金的8%固定收益,回饋全鄉評議出的擬脫貧戶和無勞動能力戶,每戶每年可獲2000元固定收入。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農商行小額信貸扶貧項目,由貧困戶、銀行、鄉政府、企業和擔保公司簽訂五方協議,貸款投入水電站項目,按每年7.2%的固定利率回饋貧困戶,連續3年每戶平均可收益2000余元。
饒猛向記者介紹:“除此之外,5個貧困村以集體資源入股的方式參與觀音巖水電站項目分紅。水電站還將在4年合同期內,每年給5個村30萬元的分紅作為集體收入。 ”
今年6月底,貧困戶通過一卡通存折收到水電站建設的第一筆分紅,著實讓大家開心不已。太陽村貧困戶王詩良在收到分紅款后告訴記者:“我是鄉里評議的40戶擬脫貧戶之一,并簽訂了‘五方協議’貸款3萬元入股水電站。我家依靠水電站,今年能多收入4000多元,再加上種植天麻、養豬的進賬,年底肯定能脫貧了! ”
“通過水電站建設,我們正在嘗試資產收益型扶貧,讓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有固定收益。下一步,我們將擴大受益貧困戶的范圍,幫助更多的貧困戶獲得長久、穩定的收益。”太陽鄉黨委書記李團結說。
來源:中安在線-安徽日報 作者: 陳波 袁野 編輯:王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