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光機,CT 機真空注油新方法
在電力設備或醫療設備中,常常需要采用真空注油工藝,以避免空氣中的水分滯留設備內部,從而提高其絕緣性能。傳統的工藝方法操作復雜,工作效率低,輔助設備多,成本高。本文提出一種新的工藝,能夠滿足對設備進行真空注油的要求,特別適合只有一個注油口的設備,其優勢在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輔助設備少,生產成本低,該工藝已成功應用于生產實踐。
在當今的電力高壓設備或儀器中,隨著設備或儀器的質量性能要求提高,生產中各個環節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生產工藝也在變化更新。大型主變壓器、互感器等一般都要求真空注油,以保證其內部不會因空氣中的水分而降低設備的絕緣性能,甚至因變壓器油中的水分含量超標而發生內部擊穿短路等重大事故。在醫療設備領域,X 光機,CT 機等已廣泛應用于各類臨床醫院,在X 光機,CT 機中有一個關鍵部件是高壓發生器或高壓球管,這個部件在生產或者維修時也需要真空注油。
這類部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只有一個注油螺孔,也就是說通過這個注油螺孔既要完成抽真空的工作,同時又要完成在真空狀態下注油的工作。完成這個工藝流程,傳統的方法是將高壓發生器或高壓球管放入一個大的真空室中,通過抽出真空室內的空氣來使高壓發生器或高壓球管內部形成真空環境,然后再用管子通過注油螺孔向其內部注油,從而滿足工藝要求。該方法操作復雜,工作效率低,輔助設備多,成本高。注油量也不易控制,常常會溢出高壓發生器或高壓球管而流入真空室,既浪費絕緣油又污染真空室,還增加注油后清理真空室的工作量。
1、真空注油工藝分析
1.1、常用的真空注油工藝
對于大型的主變壓器,因其上下都有相應的閥門,真空注油較為方便,工藝也比較成熟,應用非常普遍,常常采用圖1 的連接方式進行,具體的工藝流程是:首先通過真空抽氣機組將變壓器內的真空度抽至133 Pa 以下,再保持該真空度繼續抽一段時間(不同的變壓器廠家要求不一樣,有的要求保持2 h 以上即可,有的則要求保持24 h以上),然后再將油液注入變壓器內,注油時也要求真空度保持在133 Pa 以下,所以注油速度不宜太快。注油完畢后還要使用真空濾油機對所注油液進行加熱循環過濾。
變壓器真空注油連接示意圖
圖1 變壓器真空注油連接示意圖
1.2、單孔真空注油工藝
在X 光機、CT 機內部的高壓發生器,高壓球管等高壓儀器中,對工件進行注油時有一個局限條件:只有一個注油螺孔在工件的上部。此外,工件的體積一般不太大,也就是說通過這個注油螺孔既要完成抽真空的工作,同時又要完成在真空狀態下注油的工作。傳統的工藝流程是:將高壓發生器或高壓球管放入一個大的真空室內,然后再將真空室抽成真空,從而間接地將高壓發生器或高壓球管內部也抽成了真空,再通過軟管將油液注入其內,詳細的流程如圖2。該工藝的缺點較多,首先是它需要的設備較多,至少需要一臺真空濾油機(需先將油液處理合格后裝入儲油罐中備用),一個體積較大的真空室和一臺真空抽氣機組,以及相應的管道和閥門等。其次是操作復雜,這么多輔助設備的操作運行及配合是一套比較復雜的工作。再其次是注油量不是很好控制,因高壓發生器或球管自身沒有觀察油位的視窗,同時又被放在大真空室里面,注油的孔徑又比較小,很不便于觀察,常常會有油液溢出,撒漏在真空室里面,既浪費油液又給清理真空室增加工作量。
單孔真空注油連接示意圖
圖2 單孔真空注油連接示意圖
2、對單孔真空注油工藝的改進
2.1、改進后的單孔真空注油工藝
針對傳統單孔真空注油工藝的缺點,本文提出一種新的工藝流程,使其流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需要的輔助設備少(只需要一臺真空濾油機即可)。詳細的工藝流程如圖3,首先將油液在真空濾油機內部循環過濾合格,然后按圖3 的方式將真空濾油機與高壓發生器或球管相連(抽注裝置后面再詳述)。啟動濾油機的真空泵,打開進油閥,將高壓發生器或球管內部的空氣抽出,使其符合真空注油的工作條件,當真空度(或抽氣時間) 達到工藝要求后再啟動濾油機的排油泵,將濾油機內部的合格油液注入高壓發生器或球管,當油液注滿溢出后會通過進油閥再進入真空濾油機,這樣油液就在一個封閉的真空環境內流動,并且可以實現反復循環真空注油。其主要目的是排除容器內的空氣,使油液充滿容器內的每個角落。
改進后單孔真空注油連接示意圖
圖3 改進后單孔真空注油連接示意圖
2.2、抽注裝置的設計
最后,你對X 光機,CT 機真空注油新方法還有任何疑問請致電:023-65372652或留言更多濾油機產品:http://www.dsstxswl.cn上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