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濾水器使用篇
細心維護防二次污染
“如果不進行清洗、更換、維護,水質處理器很容易被二次污染,反倒成了‘臟水器’,使水可能比不安裝之前更臟。”2004年,趙飛虹曾對北京市在售的間接式凈水器進行試驗,其濾材由KDF、活性炭、陶瓷濾料、大孔強酸性離子交換樹脂組成。她在試驗中發現,如果不采用消毒措施,從第4天就開始出現細菌污染,13天后細菌就可達100cfu/ml(每毫升檢樣中含有的微生物群落總數),隨著使用天數的增加,細菌總數逐漸增加,到1個月時細菌總數達到3700cfu/ml。日本研究者曾經對日本銷售的多種凈水器細菌污染進行研究,發現未經滅菌處理的活性炭凈水器在運行第二天就能檢出細菌,運行到第28天時,達到1.2×105cfu/ml,經過消毒劑殺菌后的活性炭凈水器,運行到15天后,細菌總數為4.4×104cfu/ml。
“有的人覺得凈水器的濾芯是越多越好,其實配置的濾芯多,如果不及時清洗,就更容易出現二次污染。” 趙飛虹建議,每周都將凈水器上的濾芯取下來進行清洗、消毒,最好采用有反沖洗功能的凈水器。
劉文君也表示,活性炭除了對微量有機物有吸附作用,對細菌也有吸附作用,活性炭上的孔洞吸附的細菌容易繁殖,同時活性炭的吸附容量有限,當吸附能力飽和之后,吸附過多的雜質就會掉落下來,而過濾膜會把很多污染物截留在膜內,時間長了不清洗,也會引發細菌和藻類的繁殖。 一些水質處理器設置有反沖洗功能,可以及時進行清洗,最好按照廠家的說明安全操作,反沖洗的水量應該是正常出水量的兩倍以上。但是即使進行反沖洗,隨著流量的增加,也存在材料老化的問題,最好定期進行更換。專家表示,活性炭3個月更換一次為宜,膜1至2年更換一次為宜,“有的廠家為了讓消費者覺得合算,將更換時間將說成3至5年甚至更多,這是不正確的。”